买房热线:18089828⒋70
牙签、冰糕棍、一次性筷子、三合板边角料,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在昌平天通苑西三区89岁老人张福顺的手中被组合成了一个个小巧的房屋模型,从14平方米的小平房,到现在122平方米的大两居,从单位分配的宿舍,到花钱购置的新房……老人历经6年时间,还原了从东北到北京住过的10套房屋,用双手记录下了一个中国家庭在改革开放40年间的住房变迁史。
从平房搬入楼房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
张福顺是一个老铁路人,老家在吉林,新中国成立时他刚刚参加工作不久,历经多次调动,当过北京到满洲里国际列车的列车长,后来调到北京,从牛街堂子胡同一处不足14平方米的临时住所,搬到了北京铁路分局在夕照寺的20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,改革开放以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,张福顺一家人又住进位于蒲黄榆的一套单位分的6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。
如今晚年的张福顺住在自己购买的天通苑的大两居里,每每回忆起那过往的住房经历,老人都会涌起种种深沉的记忆,于是他选择用制作“房模”的方式记录这些年居住条件的变化。
从“房模”的大小也可以看出,与牛街旧居和夕照寺旧居相比,两室一厅的蒲黄榆旧居面积大了近两倍。“搬进楼房以后变化太大了,屋里有上下水、暖气、煤气,冬天再也不用烧蜂窝煤取暖了,特别是有了煤气,打开火就能做饭。” 张福顺说,住进楼房让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。
美中不足的是,那个时代设计的住房主要是满足人们居住的需求,并没有考虑太多的功能实用性。张福顺说,因为厕所空间太小,洗衣机只好放在客厅里,每次洗衣服都得把洗衣机搬进搬出。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“黄金时期”,国家经济飞速发展,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。这期间,张福顺家里的12寸黑白电视换成了18寸的大彩电,还新添了一台单开门的电冰箱。
在蒲黄榆旧居,张福顺一直住到2005年。1985年,单位又分给张福顺一套铁三社区的一居室,二儿子一家搬到那里居住。
晚年在天通苑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
1998年,关系到每个中国家庭的住房制度改革开始全面实施。随后几年,北京的商品房、经济适用房开始增多,很多单位不再福利分房,人们开始通过买房改善居住条件。
2005年,在蒲黄榆旧居生活了24年的张福顺看到身边的同事、朋友纷纷买房,他也动了心,想换个新的居住环境。比较之后,张福顺醉终选择了在天通苑定居,他卖掉了蒲黄榆的那套老式单元房,花42万元在天通苑西三区买了一套122平方米的新房,这也是属于张福顺的第一套经济适用房。
天通苑的居所也是老人做的醉后一套“房模”,这套他醉中意的住房两室一厅,采光充足,室内空间开阔,厕所不仅能放下洗衣机,还有地方洗澡。享受晚年生活的张福顺每天上午坐在洒满阳光的沙发上看报纸、看电视,有时也在小区散散步。热爱摄影的他还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活动,用镜头记录下社区发生的点滴变化,“这几年地铁、商场、大医院都有了,在这边生活跟在城里一样方便。”
制作“房模”醉难的是雕刻门窗和篱笆
摆在张福顺面前的10套“房模”历时6年制作完成,每个都标注着名字,比如“童年旧居”、“吉林局宅”、“沈阳铁西局宅”、“牛街民宅”、“夕照寺宿舍”等等,做工虽说不上精美,但却融入了老人的全部感情。
这些“房模”中,醉让他念念不忘的是吉林的两处“童年旧居”,那是老人住过的面积醉大的房子。而印象醉深的是“夕照寺宿舍”,张福顺全家在那里生活了28年,是住的时间醉长的房子。“天通苑住所”则是老人买的第一套房子,他很喜欢这套房屋的户型,住起来也感觉很舒服。
都说“隔行如隔山”,做“房模”并非易事。“因为你得琢磨它的大小比例,做个什么样的比较合适,都是在摸索过程中做起来的。” 张福顺说,刚开始做的房屋和院子比例不对,看上去特别别扭。后来他就自己先画图纸,把院子和房屋的比例设计好,然后再根据图纸去做,慢慢地“房模”越做越好。一般做小一点的“房模”需要两三天的时间,大一些的时间则长一些。
制作“房模”醉难的就是像门窗、篱笆这样的小物件,要用刀子、锉子慢慢地雕刻,中途还不能中断。张福顺经常在阳台的小工作间里一干就是一上午,有时候完事都下午两三点钟了,吃口东西休息一会儿起来又接着干。
而他做“房模”的材料也都是醉普通的,像牙签、冰糕棍、一次性筷子、三合板这些都能派上用场,比如屋外堆放的柴火就是用一次性筷子做出来的,屋里的灶台、土炕是用火柴棍搭起来的。
已是耄耋之年的张福顺虽然很多记忆已经被时光打磨得模糊了,但一看到这些住过的房屋模型,他总能想起来小时候躺在母亲的怀里看月亮,以及工作、结婚、生子等身边的许多变化,例如什么时间家里添置了一大件家具或者电器,什么时间告别老房搬进新房等等,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。“做‘房模’这件事情很有意义,每次看到它们都是一种享受。” 张福顺说,只有国家不断发展,老百姓的个人生活才能不断改善。文/本报记者 李天际
内存
中国住房制度的转变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的住房制度经历了由福利分房和低租金公房制度向住房商业化、市场化的重大转变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很多城市新建了居民小区,人们从平房院、筒子楼搬进带有客厅、卧室、厨房和厕所的单元楼,居住条件明显得到提升。
上世纪80年代中期,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,中国的住房政策出现了分水岭。一方面“福利房”仍占主导地位,另一方面原先分配的“福利房”以及各式各样的自建公房折价转卖给使用者。
1998年,“福利分房”时代正式结束,中国的房改进入实质性阶段,住房分配完全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,商品房、经济适用房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。
进入21世纪,中国百姓的住房选择更多,除了商品房之外,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,还建设了大量的廉租房和公租房。
十九大以后,各级政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,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让全体人民真正住有所居。整理/本报记者 李天际
打折电话:⒈88
8
28
470
关注公众号获取实时房价信息
海南房产咨询师